一周文化讲座|“不一样的社会观察”

一周文化讲座|“不一样的社会观察”

崔僖 2025-04-25 股票指南 12 次浏览 0个评论

北京|正史的未尽之处:王朝的真正密码——《汉末之变:曹操发迹与董卓之死》新书发布会

时间:4月25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6号远洋国际中心E座27层先知书店

嘉宾:刘三解(历史作家)、谌旭彬(历史作家)

历史学家麦克米伦说过,“大部分历史都可以重新打量,因为里面充满滥用和重构。”更重要的是,传统历史叙事塑造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历史观?又如何构建了中国文化的底色?周五晚,三位嘉宾很有可能创造一个“不设防”的现场,一起聊聊《汉末之变》。

北京|人为什么越强大就越想作死?——J.R.R.托尔金《努门诺尔的沦亡》新书分享

时间:4月25日(周五)19:30-21:30

地点:东城区方家胡同46号院E108静电森林

嘉宾:重轻(播客主理人)、lulu(图书编辑)

近日,由深受托尔金基金会信赖的托尔金研究者布莱恩·西布利汇编、整理的托尔金原典新作《努门诺尔的沦亡》由世纪文景出品。本书首次以努门诺尔王国为编纂对象,记录了完整的努门诺尔编年史和第二纪元从开始到结束的大事件。一个近乎完美的文明为何会全灭?托尔金为什么说所有伟大的故事都关于堕落?这本书里的新内容、新插图又有哪些看点?我们将通过这场新书分享对谈来一起探索和讨论。

北京|“不一样的社会观察”2025恳谈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

嘉宾: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等

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严飞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育学院林小英四位学者领衔,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人物、新京报书评周刊、新周刊·刀锋时间、财新mini+、正午故事、看理想、澎湃翻书党等媒体共同发起的第五季“不一样的社会观察”恳谈会文稿征集评选落下帷幕。此次恳谈会,我们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大量来稿。经过评审老师们的仔细审读,评选出14份优秀投稿。第五季“不一样的社会观察”恳谈会将于4月26日在北京PAGEONE五道口店举办。

北京|跟随古建专家,探寻故宫神兽踪迹——《故宫里的神兽》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东城区赵府街20号金台·共享际小金鱼剧场

嘉宾: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大炜(艺术史科普作家、设计师)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已有六百余年的辉煌历史,吸引了无数游客不远万里前来,只为一睹紫禁风华,感受其历史底蕴的魅力。4月26日下午,我们邀请故宫博物院古建专家周乾与知名文化自媒体“杨爸图说”主理人杨大炜展开一场对谈,解读故宫神兽富有瑰丽想象力的造型与寓意。让我们一同走进《故宫里的神兽》,在这些来自东方的神奇动物的引领下,开启一场穿越六百年文明岁月的奇幻之旅。

北京|王羲之:书写何以“成圣”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首都图书馆A座报告厅

主讲人:绿茶(书评人、作家)、周文翰(作家)

尽管,一个士族子弟在充满变乱的时代成为了最著名的书法家,这样一个传奇故事已被写了许多次,但在大众眼中,王羲之依旧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士人、书法家、作家、修道士、“病人”,他究竟有几重身份,又何以为此?

“洞中人”是嘉宾周文翰为其所著之传的书名,以此命名,缘由何在?我们需要跟随历史“穿越”到一千七百年前的世界,了解王羲之经历的那些美好、恐惧与无奈,感受那样一个乱世的存在。我们有必要,一起寻找那位复杂而立体的王羲之。

北京|历史纪实小说写作的界限——挪威作家西蒙·斯特朗格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A座B1中信书店

嘉宾:西蒙·斯特朗格(作家)、邹雯燕(译者)、熊阿姨(播客主播)

2025年4月,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的《光明与黑暗的辞典》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与群岛图书联合引进,我们诚邀您参与在中信书店·三里屯店的新书分享会,与本书作者、挪威小说家西蒙·斯特朗格,本书译者邹雯燕,及媒体人、“熊家客厅”主播熊阿姨一起,探讨历史纪实小说写作的界限,感受光明与黑暗交织的魅力。

北京|书店写作,单向人生——《蛮与痴》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郑恩柏(作家)、刘绍禹(影评人,播客主播)

毕业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方面的工作后,郑恩柏搬到杭州,开始了他的全职写作生活,2025年1月出版的长篇小说《蛮与痴》就创作于杭州单向空间。《蛮与痴》中,作者以声音收集者的角色,钻入一个个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物内心,呈现出一个众声喧哗而自说自话、普通话主线叙事与蛮话方言自发生长并行的世界。4月26日,我们邀请到郑恩柏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与影评人刘绍禹一起,聊一聊关于写作、方言、南方风物和沿海人情,想象一个带有潮湿和腥气的夏天。

北京|你眼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俱是看花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中庭活动区

主讲人:李叶飞(作家、摄影师)

 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4月26日,我们特邀《俱是看花人》作者、植物摄影师李叶飞老师做客方所北京店,以近50幅摄影作品带大家走进看花人的世界。我们总向往远方,却忘了低下头,就能跌进一片藏着宇宙的绿意。与草木低语时,世界静了下来。

北京|当小说照进现实——《生女有所归》的“时代切片”启示录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毛利(作家)、苏更生(作家)

知名作家毛利2025年全新力作《生女有所归》,聚焦当代女性婚育选择,以双女主叙事模式直击都市知识女性的生育焦虑,被视为继毛利《全职爸爸》《二胎记》后又一现象级社会议题作品。4月26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到毛利和苏更生二位作家做客SKP,从书中角色开始,聊聊当代女性的生育困境。

北京|拉康论爱

时间:4月28日(周一)14: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爱”是什么?无论是日常的“爱”,还是文学艺术中的“爱”,都是精神分析最重要的阐释对象:爱作为一种欲望辩证法,或作为一种情感现象。在拉康那里,“爱”甚至成为他的“纯粹欲望批判”的示范性对象。这既体现在他对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的“三界”运作的说明中,也体现在他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1958-19599年的第六期研讨班《欲望及其阐释》)和柏拉图的《会饮篇》(1960-1961年的第八期研讨班《移情》)等文本的阅读实践中。

北京|当“高雅”遭遇“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的“接合”——《接合》新书发布会

时间:4月28日(周一)19:00-21:00

地点:朝阳区东四环南路56号远洋国际中心E座27层先知书店

嘉宾: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9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电影、互联网等新媒介迎来了大繁荣,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开始逐渐兴起,过去被视为阳春白雪的文学也遭遇了冲击。那么,大众文化与文学生产究竟是如何“接合”、相互影响的?网络文学的运行生产逻辑又是什么?当下流行的文学经典,是否真能进入文学史,成为传世经典?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又是如何相互补充,帮助我们观察中国当下文化的呢?这正是著名文化研究学者赵勇老师最新力作《接合》所探讨的,也是本次活动要讨论的核心。

上海|线索的追踪:建构微观历史中的边缘者叙事

时间:4月25日(周五)18: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

主讲人:王笛(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

本讲座以卡洛·金兹堡的《线索与痕迹》和王笛新作《中国记事(1912-1928)》为基础,探讨微观史如何通过“边缘线索”来发现历史。金兹堡在《线索与痕迹》中提出历史学家的角色如同“侦探”,需从零散证据中寻求真相。王笛则通过撰写《中国记事》,追踪被尘埃掩盖的历史。这个讲座展现了历史学家如何根据线索与痕迹去建构被遗忘的历史。

上海|灰烬与眼泪:寻找打开策兰“密封诗”的钥匙——王彪《策兰诗论》分享会

时间:4月25日(周五)19:00-21:00

地点:黄浦区皋兰路16号思南书局·诗歌店

嘉宾:王彪(作家、评论家)、王宏图(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肖水(诗人、作家、译者、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教师)

保罗·策兰是20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也是最难读懂的诗人之一。《策兰诗论》以策兰的精神创面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他“永世流浪”的生命历程中的内在矛盾。作者王彪从民族根源、创伤书写、意象世界等多个维度勾勒策兰的生平,并试图找到打开策兰诗歌秘密的钥匙。本书以诗性流畅的语言风格,浇灌策兰幽暗生命之上的“灰烬之花”。4月25日晚,作家王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诗人肖水,将来到思南书局·诗歌店,畅谈策兰的诗及《策兰诗论》对其作品的解读,并从策兰的人生经历出发,挖掘他的内心世界。

上海|左翼诗歌中的上海都市空间

时间:4月26日(周六)10: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正门四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康凌(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为深入梳理左翼文学的精神脉络与当代价值,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策划推出“左翼文学系列讲座”。本系列以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为研究核心,旨在重审左翼文学"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遗产,特邀文学研究者、出版人及文化学者展开跨界对话,聚焦鲁迅、茅盾、丁玲等作家经典文本。通过经典文本的当代阐释,架设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重启这段文学记忆既能钩沉城市红色文化基因,亦为公众提供审视现实的人文镜鉴,激发青年群体对社会与文化责任的思考。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康凌为我们解读左翼诗歌中的上海都市空间,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考察,阐明一种“上海摩登”之外的、左翼的都市感知模式,为我们思考现代中国的都市空间与感官政治提供新的可能。

上海|子恺漫画背后的故事——《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0:00-11: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杨子耘(丰子恺外孙)、张弘(儿童文学作家、媒体人)

丰子恺漫画寓意丰富,体现出浓厚的抒情性和诗意。这就需要人们在品赏漫画时采取“读”的态度。在《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中,丰子恺的外孙杨子耘、外孙女杨朝婴从丰先生七千余幅漫画作品中,精选出不常见的漫画、不太容易看懂的漫画,并撰文谈漫画背后的故事,谈家人和亲情,娓娓道来,深情款款。今年是丰子恺先生逝世50周年,也是首幅子恺漫画发表100周年。4月26日上午,丰子恺外孙、丰子恺著作权代理人杨子耘和儿童文学作家、资深新闻媒体人、“魔法童书会”创办人张弘将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子恺漫画背后的故事,读懂和领会漫画背后的真情实意。

上海|“对工作说不”是不接地气吗?——《对工作说不》新书对谈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嘉宾:梁捷(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林垚(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林子人(媒体人)

新近出版的《对工作说不》深入描绘了当今工作对生活的全方位侵蚀,并援引一系列社会学理论,分析了何为工作伦理、工作伦理为何依然难以撼动,以及关于工作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未来。4月26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到经济学学者梁捷及政治学学者林垚,与资深媒体人林子人一起从《对工作说不》说开去,聊一聊对工作说“不”是不是不接地气,以及我们为何无法对工作说“不”,我们是否有可能对工作说“不”。

上海|纸书何为——译文插图珍藏本《源氏物语》首发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冯涛(出版人、翻译家)、张志全(图书装帧设计师)、朱奇(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科主任)

从2018年《约翰·克利斯朵夫》到2025年最新出版的《源氏物语》,译文版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迄今已经出到第二十四种。在插图珍藏本系列第一部东方文学巨著《源氏物语》面世之际,我们邀请到“插图珍藏本”书系的总策划、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冯涛,书系的设计总监、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张志全,和书系的技术总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科科长朱奇来到思南文学之家,与读者们分享《源氏物语》的制作故事,从作品内核、装帧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鉴赏译文插图珍藏本系列丛书。

上海|剧透人生:致当年的青春 致未来的自己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杨浦区国定路40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屠海鸣图书楼1层

嘉宾:张陈琛(作家、编剧、律师)、周瑜(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高级编辑、研究员)

《致1999年的自己》是一部怀旧青春治愈小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在台网同步播出。4月26日,我们邀请《致1999年的自己》的作者、编剧、律师张陈琛女士回到母院,与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瑜女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唐俊老师一起,带大家重新走进那些当年的复旦青春回忆。

上海|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放映厅(蓝厅)

主讲人: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本场讲座,我们就将跟随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徐静波教授,一窥日本文明的发展流脉。徐静波教授深耕日本研究数十年,他将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以宏阔视角揭开日本文明从远古萌芽到现代转型的壮阔史诗,为您打开一扇理解东亚文明与日本现代性的窗口。

上海|《物种起源》:短时段和长时段思想后效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从短时段来看,其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在西方世界内部彻底击败了神创论,另一方面伴随着马君武和严复等人的汉译,它对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也产生了深远的塑造作用,并且几乎难以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剥离。从长时段来看,进化论的思想逐渐腐蚀了古代世界观中的目的论预设,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均产生了非预料的后果。

上海|我命由我不由天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一楼研修室

嘉宾:周允中(作家)、周力(SMG五星体育首席编辑)、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

4月26日下午,“读道”上图新书分享会将围绕周楞伽的长篇神话小说《哪吒》展开,邀请周允中、郑诗亮、周力三位嘉宾,深度解读《哪吒》,探讨其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他们将从不同的研究领域(文学创作、媒体、历史研究等)与观众分享他们对书籍的理解与感受。除此之外,嘉宾还将从各自的专业视角,谈论本书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上海|短剧时代,女性的生活与思考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松江区新南路562-564号书局儿

主讲人:于是(作家、文学翻译)

《迷途:杜拉斯谈电影》收录了杜拉斯14部电影相关手记、访谈录及3篇随笔,是杜拉斯电影观代表作。4月26日,我们邀请作家、文学翻译于是来到书局儿,从这本《迷途》出发,聊聊当下。

上海|《松江异闻录》中的零号湾——来自隔壁邻居的小说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5:30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主讲人:黄平(作家、文学评论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北宋咸平二年黄龙府郊外的战役;明万历二十五年松江府的倭寇案;一九三二年辽东山区的神道教;一九三八年纳粹水晶之夜;一九四三年东京大学安田讲堂的刺杀;二〇一九年秦岭深处废弃别墅里的鲁迅遗稿;二〇七三年穿梭在四大名著里的机器人……七个互文的小说,一场怅然的大梦。4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将与读者一起穿越古今。

上海|从“远去的复旦”到“身边的复旦”——《复旦记》新书首发式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杨浦区政学路158号内铺位B110号朵云书院·复旦管院店

嘉宾:读史老张(文史作家、复旦大学档案馆特聘研究员)、陈季冰(媒体人)

2025年5月27日,复旦大学将迎来第120个校庆纪念日。为迎接复旦百廿校庆,文史作家、复旦校史研究者读史老张特别推出他的第三部复旦校史散文集《复旦记》。4月26日,《复旦记》新书首发式将在朵云书院·复旦管院店举行。首发式后,作者读史老张、资深媒体人陈季冰将和现场读者一同聊聊和复旦相关的人和事。

上海|言与文的现代转型:意义、方法与可能性

时间:4月26日(周六)14:30

地点: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格致楼(物理楼)301会议室

主讲人:商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杜氏中国文化讲席教授)

商伟,1997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现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主任。研究领域以明清戏曲小说为主,兼及思想文化史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商伟主讲“言与文的现代转型”。

上海|海上风雅:小校场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624号上海香港三联书店

嘉宾:沈嘉禄(作家、媒体人)、张舒萌(海派文化研究者、律师)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个艺术门类。上海开埠后,从苏州避乱来到上海的桃花坞年画师,聚集在老城厢小校场一带,自发形成了年画绘制和销售基地。赏读小校场年画,我们可以破解许多密码:比如上海为什么能够率先实现工业化?上海人的集体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新闻、电影、美术教育、职业教育、女权运动、现代司法制度、现代金融制度等多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为什么在上海发轫?上海人为什么喜欢赶时髦而同时又具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维?海派文化为什么至今仍在全国范围发挥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虽然小校场年画只获得了三十年的黄金时期,却成为上海近现代史的一朵奇葩。

上海|童神哪吒东游记:《全球史的九炷香》新书沙龙

时间:4月26日(周六)16:00-18: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4F上海古籍书店博雅苑

主讲人:杨斌(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

哪吒是我们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伴随着各种影视作品的呈现,也逐渐成为一种中国符号。然而当我们去追溯这一神话人物的形成史时却会发现,哪吒的背后其实勾连起了海洋、世界与古代中国。4月26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杨斌教授,将携新书《全球史的九炷香》做客上海古籍书店“401號下午茶”,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童神哪吒的东游记。

上海|制造和被制造:钱谦益的封神之路——《钱谦益年谱长编》新书沙龙

时间:4月26日(周六)19:00-21: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4F上海古籍书店博雅苑

嘉宾:卿朝晖(苏州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启元(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人物,可能没有之一。尤其当陈寅恪先生的名著《柳如是别传》问世后,钱谦益被推上了争议和话题的高峰。世人都习惯了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魁、文坛盟主的形象,然而当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剖析钱谦益生平时,就会发现他一直在给自己造神,直至造成了后人看到的形象。4月26日晚,苏州图书馆研究馆员卿朝晖将携新书《钱谦益年谱长编》做客上海古籍书店,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一起,和大家聊一聊:“制造与被制造:钱谦益的封神之路”。

上海|铁腕改革·相耀北宋——《铁腕拗相王安石》新书发布会

时间:4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罗少亚(作家)、张文龙(导演)、崔铭(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传记作家)

《铁腕拗相王安石》依托丰富的史料,以生动的叙述方式,为我们描绘了宋神宗执政时期的社会画卷。书中,一代拗相王安石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力挫保守势力,积极推动国家踏上波澜壮阔的变革之路。4月27日,我们邀请到罗少亚、张文龙、崔铭三位老师,他们将一起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迷雾,探寻熙宁变法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感受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一同见证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与兴衰沉浮。

广州|晚明迷雾:困局、抉择与人性——四本书带你走进真实的明史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

主讲人:刘勇(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富庶的江南为何成为帝国的包袱?一代名将陨落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权力斗争?一场关于皇帝生父名分的争论,为何会致使朝堂震动,甚至改变明朝的政治文化走向?底层民众如何在帝国机器的碾压下,利用“小天命”的观念争取生存空间,甚至影响历史进程?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人性挣扎的真实故事。4月26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勇教授来到方所,围绕万有引力出品的明史系列——《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这四本书,带领大家穿越回明朝,拨开历史迷雾,从庙堂到江湖,多维度解读明朝历史,展现一个立体而真实的大明。

杭州|诗人的身体里有“异血”——《学坏》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5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西湖区龙头坝街公元里5幢2F尤利西斯书店

嘉宾:臧棣(诗人、批评家、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戴潍娜(诗人、学者)

诗人、学者戴潍娜的最新书评集《学坏》,袒露9种深入内心的感人阅读,从鲍勃·迪伦、普希金、乔伊斯、波伏瓦、泰戈尔等那些熠熠生辉的作家出发,揭开他们文字中迷人的冲突,展开他们作品中的秘密指向,让经典的光,融化我们内心的冰封大海。

杭州|患癌后的日常生活——另一个平行宇宙:《穿过身体拥抱你》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二期B1单向空间3F文艺现场

嘉宾:吴英劼(品牌营销人士)、何仁富(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穿过身体拥抱你:一名肿瘤患者的抗癌手记》是一部由抗癌者吴英劼Mercury Woo撰写的生命之书,记录了她从确诊鼻咽癌晚期到完成治疗的涅槃重生之旅。4月26日,吴英劼将携新书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分享自己的抗癌实录,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何仁富教授将作为重量级嘉宾到场聊一聊向死而生的“生活提案”。那些CT片教会抗癌者有关于自我、事业与病耻感、容貌焦虑的解法,都将在本场的生命互动与分享中展开。

杭州|生活不是KPI,开心才是必修课——张佳玮《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上城区九和路660号杨柳郡东公园(杨柳荟)18幢纯真年代书吧

主讲人:张佳玮(作家、译者)

在最新出版的随笔集《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中,张佳玮延续了一贯的生活哲学+文化随笔风格,结合个人经历、文学艺术、美食旅行等话题,探讨如何在琐碎日常中寻找快乐与意义,仍是张佳玮式杂谈,幽默与治愈并存。4月26日,我们邀请张佳玮来到“匠心致美”文化沙龙的现场,与大家分享快乐的秘方。

杭州|从澳门到罗马——明清易代之际的外交博弈

时间:4月26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萧山区市心北路2000号归谷国际中心1F普通读者书店

主讲人:苗子兮(写作者、纪录片撰稿人)

1650年,南明将王朝存续的希望寄托于一封送往罗马的信件。《大明最后的使臣》作者苗子兮将解密这场惊心动魄的外交行动:司礼监太监庞天寿为何选择传教士卜弥格?澳门葡澳当局如何暗中阻挠?罗马教廷面对南明与清朝的“外交竞赛”如何权衡?本次活动通过书中特别绘制的路线图,还原使臣穿越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惊险历程,并解读梵蒂冈档案中的南明国书真迹。从外交策略到地缘政治,从季风航海到陆路通关,带读者见证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绝境博弈。

杭州|四月芳菲里,重拾学府风华——《朋友,新年进步:贺年片上的中国大学(1952-1988)》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7日(周日)19:00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晓风·明远BOOK

嘉宾:刘宇(武汉美术馆原副馆长)、王群力(媒体人)、吴燕武(中国美术学院客座副教授)、王犁(画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

4月27日晚,我们将邀请《朋友,新年进步》作者刘宇、资深媒体人王群力、中国美院客座副教授吴燕武、中国美院教授王犁来到杭州晓风·明远BOOK,与大家一道分享创作历程、解读贺年片背后的故事,让读者在四月的鸟语花香中,重新感受中国大学的独特记忆。

成都|小小籽实,大千世界——《风味人间 香料传奇》新书签售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招商花园城1F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嘉宾:陈晓卿(导演、制作人、美食专栏作家)、石光华(诗人)、九吃(美食作家)

4月26日,我们邀请您走进文轩BOOKS高新店,与《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面对面,聆听他如何以“香料”为钥匙,打开一部“有香味的人类简史”。新书《风味人间 香料传奇》延续了“风味宇宙”的人文视角,从全球7大主题切入,揭开辣椒、胡椒、孜然等香料的迁徙密码,讲述它们如何塑造地域性格、滋养人类文明。

成都|单口喜剧就是生活和文学的表达中间值——《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新书分享会暨签售会

时间:4月27日(周日)19:00

地点: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招商花园城1F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嘉宾:刘旸(喜剧演员)、何雨珈(译者)

创作型喜剧演员、新晋作家刘旸在他的新书《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中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跨界尝试。他以单口喜剧演员独特的视角,聚焦恋爱、职场、家庭关系等生活议题,用幽默的手术刀解剖现代人的生活困境,完成了一场从生活到舞台再到文字的“三重转译”。4月27日,我们邀请刘旸教主、何雨珈和普拉斯,一起聊聊教主的新书——单口喜剧、文学创作、生活,这三者究竟以怎样的方式相互表述,相互启发?

长沙|比起赢,我们更想要自由——《大女主:唤醒女性内在的力量》新书全国首发活动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30

地点:岳麓区木梓塘路与紫苑路交界处木梓集·不如书馆

嘉宾:艾明雅(作家、自媒体人)、籽衡(文化活动策划、主持人)

4月26日下午,艾明雅将携新书《大女主:唤醒女性内在的力量》来到长沙木梓集不如书馆,与资深文化活动策划人籽衡展开对谈,以真诚犀利的视角探讨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突围。他们将和我们一起聊聊在家庭、职场与社会期待中,如何找到不被定义的“第三种活法”;当“独立女性”成为新枷锁,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坐标系;从“被凝视”到“自我看见”,女性如何唤醒内在的温柔力量等等。

西安|美学解构——时光里的《花样年华》

时间:4月25日(周五)19:00-20:3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10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麦子(媒体人、制片人)、洪源(影音技术专家、黑胶资深玩家)、阿齐(导演、编剧、制作人)、小夜(PCCS色彩顾问、陈列设计师)

王家卫镜头里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是具象的城市空间,也是抽象的情感符号。他以独特的视听表现和充满隐喻的叙事,让繁华、孤独、疏离与怀旧在屏幕上极致摇曳。4月25日晚,我们特邀四位深耕不同领域的嘉宾——著名电台主持人麦子,国际独立电影导演阿齐,黑胶资深玩家、摄影家洪源,以及色彩顾问小夜,共同做客西安SKP,以《花样年华》为例,开启一场美学对话,共同解读王家卫电影中音乐、色彩、影像等多重美学的构成和魅力。

武汉|科技艺术当下——《人工智能艺术》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主讲人:郑达(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智能时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的观念与实践。《人工智能艺术》不仅关注技术应用的表层现象,更试图揭示智能时代艺术创作中新兴的美学机制与观念转变。4月26日,《人工智能艺术:机器学习时代的新艺术形式》的译者郑达将携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院长詹蕤、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李云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首席策划编辑金紫一起做客SKP,联袂进行一次“技术-艺术-哲学”的跨界对话,围绕AI时代下的认知革命、艺术主体重构和技术伦理展开讨论,重点聚焦于当代艺术中AI的应用现状及中国背景下的创新实践与挑战。

转载请注明来自济南华森老年公寓,本文标题:《一周文化讲座|“不一样的社会观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